2023年6月26日-2023年6月27日,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102岁生日之际,韵通网络公司党支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进一步增进爱党之情、兴党之责,切实提高党支部理论学习质量和水平,主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支部成员在书记的带领下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开展红色教育主题活动。
第一站:延安革命纪念馆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化身讲解员,带领同志们参观了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光辉历史,同志们在大刀、长矛、土地雷和步炮前,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听到了当年的战火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情景。中国革命的历史在党员们心头又一次打下了的深深烙印: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永远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第二站,杨家岭革命旧址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办公。走进杨家岭,虽然窑洞简陋,油灯昏黄,却如沉沉夜空中明亮的北斗,指引中国革命胜利的航向。就是在这昏暗的窑洞里,毛泽东完成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改造我们的学习》《经济问题和整顿党的作风》、财政问题》等40余篇著作,写出了《论持久战》的光辉著作,拨开了笼罩在国人头上的阴云,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就是在略显简陋的中央大礼堂,党的七大胜利召开,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
第三站:清凉山
清凉山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祥地,也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新闻山”。“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这是中共七大时,陈毅同志所作的盛赞延安的一首诗。屹立于延安城中心的清凉山,隔延河与宝塔山相望,默默诉说着那段激昂澎拜的岁月。
第四站:枣园革命旧址
带着“朝圣”的心情,我们走进了延安枣园革命旧址。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
在枣园还有毛泽东同志旧居、朱德同志旧居、周恩来同志旧居、刘少奇同志旧居、任弼时同志旧居。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还原了延安时期那段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
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十三年。党中央在延安的岁月是一个伟大的岁月,虽然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录,但延安精神却是永恒的。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神秘的窑洞高亢的信天游。延安之行,让韵通网络公司党支部的每一位成员都感受了延安时期那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深刻领略了延安精神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体会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受到了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
联系人:029-89385910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11号禾盛京广中心1幢3单元7层30703号